2025年1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2024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海域云小编带大家重点了解一下海外专利的情况。(节选)
一、企业遭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比例有所增加
2024 年调查显示,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比例有所提升,海外专利布局预期有所减弱;面对海外市场变化,我国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应对。
(一)大中型企业遭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比例较高
调查显示,我国企业遭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比例为 2.7%,较上年提高 0.3 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微型企业遭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比例分别为 7.5%、3.1%、0.9%和 0.5%,其中大、中、微型企业分别较上年提高 0.1、0.4 和 0.2 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与上年基本持平(参见图 31)。
(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遭遇海外侵权比例最高
分行业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遭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比例最高,为 7.9%,较上年(6.4%)高出 1.5 个百分点,遭遇海外侵权比例和增幅均高于企业总体比例。此外,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6.0%)、医药制造业(4.1%)、专用设备制造业(3.9%)、汽车制造业(2.9%)遭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比例也均高于国内企业总体比例。
(三)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七成以上是诉讼
我国企业遭遇过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最主要的类型是诉讼,占比为 75.3%,较上年提高 11.6 个百分点;其次是贸易调查,占比为 16.7%,较上年降低 2.4 个百分点;展会纠纷占比为 14.4%,较上年提高 1.0个百分点。此外,海关执法的比例为 8.6%,其他类型比例为 14.4%。
(四)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需求有较大幅度提升
调查显示,有 51.4%的企业专利权人表示需要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较上年大幅提升 28.1 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有 17.3%认为需要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分析与预警,占比最高;其次为拓展调解、仲裁等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渠道,占比 16.7%。此外,企业对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被侵权等保险服务需求增长最快,由上年的 5.1%增长至16.1%。我国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外部服务以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
二、企业海外专利布局主要受到市场因素影响
(一)已开展海外专利布局企业比重较低
调查显示,我国企业专利权人中,有 24.4%向海外出口了产品,是向海外提交过专利申请(含 PCT、巴黎公约等途径)的企业(5.7%)的 4.3 倍。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向海外出口产品比例(40.7%)是向海外提交过专利申请比例(24.5%)的 1.7 倍,比值最低,中、小、微型企业分别为 2.8 倍、5.3 倍和 4.4 倍(参见图 34)。调查还显示,15.9%的企业专利权人向海外出口了专利产品,是向海外提交过专利申请(含 PCT、巴黎公约等途径)的企业的 2.8 倍。
(二)企业向海外申请专利预期有所减弱
我国企业专利权人向海外提交专利申请预期较上年有所下降。未来一年预期向海外提交专利申请有所增长的企业占比 7.2%,较上年(9.8%)减少 2.6 个百分点;预期基本不变的企业占比 32.0%,较上年(36.9%)减少 4.9 个百分点;预期有所下降的企业占比 2.0%,较上年(1.8%)高出 0.2 个百分点;不清楚的比例为 58.8%,较上年(51.5%)高出 7.3 个百分点。国际经贸环境变化不确定性进一步影响企业决策预期(参见图 35)。
(三)海外专利布局主要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影响
针对开展海外专利布局与争取海外专利获权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或影响因素,受到影响的企业中,35.4%认为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更加聚焦国内市场”,比例最高;其次分别是“全球经济波动或行业周期性影响”以及“技术竞争加剧对专利研发提出更高要求”,占比分别为 29.8%和 26.0%。总体来看,我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决策主要是根据国际市场变化而进行的主动性调整(参见图 36)。
(四)企业海外专利布局需要多样化政策与服务支持
在加强海外专利布局与专利获权过程中期待获得的政策支持方面,企业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与支持”的需求较为突出,占比为 28.6%(参见图 37)。
三、海外专利布局情况
2024 年调查显示,东部地区企业向海外出口过产品和向海外提交过专利申请的比例分别为28.5%和6.4%,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分重点区域看,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的企业向海外提交过专利申请的比例分别为4.5%、6.4%、8.3%和 4.1%,均高于其他地区(4.0%)。从出口产品比例来看,粤港澳大湾区(34.8%)和长三角地区(28.1%)显著高于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