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检索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按检索目的分类
1、新颖性检索
用途:申请专利前,判断技术是否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
方法:检索全球专利和非专利文献(如论文、会议资料等),验证技术是否已被公开。
适用场景:发明人撰写专利申请前的自查,或专利代理机构协助评估授权可能性。
2、侵权检索
方法:检索目标市场(国家/地区)的有效专利,分析权利要求范围是否覆盖自身技术。
3、法律状态检索
用途:核查专利的当前法律状态(有效、失效、未缴费等)及权利归属。
方法:通过官方数据库(如中国CPRS、美国USPTO)查询专利的申请、授权、维持、转让等信息。
适用场景:技术引进、专利交易或侵权纠纷时确认专利有效性。
4、无效检索
用途:寻找证据以无效对手专利(如证明缺乏新颖性或创造性)。
方法:检索专利公开前的现有技术,挖掘可能破坏其专利性的文献。
5、技术趋势分析
用途:分析特定领域技术发展路径、核心专利及主要申请人。
方法:结合专利分类号(如IPC、CPC)、关键词、申请人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
二、按专利生命周期分类
授权后检索:监控竞争对手专利动态,预警潜在侵权风险。
失效专利检索:寻找已过期或未缴费的专利,免费使用相关技术。
三、其他特定类型检索
同族专利检索:查找同一技术在不同国家/地区申请的专利家族,分析企业的全球布局策略或规避多国侵权风险。
引文检索:追踪某专利被后续专利引用的次数,评估其技术影响力。
外观设计检索:针对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比对形状、图案等相似性。
四、按技术领域分类
生物序列检索:基于基因或蛋白质序列号检索生物技术专利。
五、全球专利检索工具
免费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海域云全球专利检索系统等。
六、总结
总之,专利检索类型的选择需结合具体需求,比如,研发人员比较关注新颖性检索和技术趋势分析;企业法务或高层侧重侵权检索和法律状态核查;投资机构则可以通过技术全景分析评估行业竞争格局。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建议企业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深度分析。